2024年11月23日

圆桌间|四位牧师谈实践经验: “幸福小组”在不同地方不同教会的应用效果大不相同

作者: 李世光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3年04月23日 10:17 |
播放

最近几年来,很多教会开始使用“幸福小组”的模式来推动教会的发展。那么,几年时间的实践下来,这些教会“幸福小组”如今运行的怎么样了?幸福小组的应用效果究竟如何呢?相信这也是很多人尤其是教会牧者、同工所关心的。

最近几个月,就这个话题笔者跟不同地方的几名不同牧者交流,了解幸福小组在他们教会推进的情况。一番沟通下来,发现幸福小组在不同地方、不同教会的应用效果大不相同,而应用效果的不同也导致不同牧者对幸福小组产生了不同的观点。

幸福小组简介:

幸福小组是由台湾的“高雄-福气教会”所发展出来的一种布道传福音策略。幸福小组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同工组成,通过既定的模式,以传福音为目的导向的聚会活动。主要构成环节有破冰游戏、敬拜赞美、见证分享、主题信息、交流互动等。相对于教会传统的传福音聚会,幸福小组有组织形式扁平化、福音信息系统性、慕道培育持续性等特点。

唐明牧师

唐明牧师是幸福小组的众多支持者之一。他所服事的教会推动幸福小组已经有好几年的时间。“我们现在正在大力推进幸福小组这个项目,每年很多人最后顺利受洗成为基督徒都跟这项工作的推进有关。”唐明牧师极为见证幸福小组的模式,认为通过实际应用,幸福小组这一模式非常适合他们教会的实际状况。

赵朝文弟兄

赵朝文弟兄则对幸福小组持偏消极、负面的态度。他所在的教会也在开展幸福小组,但是在他看来,结果并没有达到预期。

“幸福小组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信徒的流失率非常高,人过来了,经过小组学习,最后受洗了,但是受洗以后往往很容易就流失掉了。留不住人,在我看来,这是幸福小组的一个缺陷。”

赵朝文弟兄说,他们教会在开展幸福小组的时候是这样做的——每一轮幸福小组是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总共8次学习,平均一周一次。一个人参加了8次学习结束以后,就要受洗。问题在于,往往人们受洗的时候,这个人的生活并没有很多的改变,尤其是一些错误的不好的生活习惯都还没有改变,在这样的情况下小组长就动员他们受洗。然后受洗以后有的人表现很不好,也不去教会了,以前抽烟的现在照样抽……

一些教会发现这样的问题以后,现在采取的方法是一个人参加了幸福小组以后,不让他们马上受洗,而是会在两个月的小组学习以后继续对他们培训两个月的时间,这两个月的时间对他们进行受洗培训。通过这样的方式,信徒的流失率出现了明显降低。并不急于让参加人员马上受洗,而是为了让他们建立稳固和健康的信仰,给他们更多一些的时间。

因此,赵朝文弟兄认为,幸福小组不是说不能做,但是做的时候,一定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相关操作人员的功利性一定不能太强,如果带着急切的功利性来做幸福小组的话,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孙强弟兄:

孙强弟兄所在的教会也在做幸福小组,做的原因是因为发现很多教会都在做,所以他们教会也想要尝试一下。尝试了以后,他们认为幸福小组的效果还是蛮不错的,于是就这么一直做下来了,直到现在依然在做。但是即便如此,孙强弟兄还是认为幸福小组能并不是最好的方法,而是一种无奈之下的妥协。他认为幸福小组确实见效很快,优点很多,但是同时“后遗症”也不少。孙强弟兄说,在圣经里面说,福音是上帝的大能,福音是有大能的。使徒保罗传福音的时候,有三大要素:第一,有神迹奇事的能力,第二个是有圣灵的大能,第三就是传福音的信息。可是看现在的很多的教会,神迹奇事基本上很少见到了;圣灵的大能也很少能够看见了;就只剩下福音的信息本身。在幸福小组里面,牧者同工们把福音的信息经过一系列的包装,让人们能够比较容易的接受。孙强弟兄认为,幸福小组的设计是非常合理的,非常针对人们的心理。因为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很喜欢受到别人的热情接待和尊重,当人们得到热情的接待和尊重的话,心里面当然会感到很舒服。所以,参加幸福小组的人们进来以后,氛围往往很快的就能打开,再加上经过破冰游戏等环节,大家的心能够很好的融入进去。孙强弟兄认为幸福小组是在没有“能力”的情况之下最好的传福音的方式方法。因为当今的教会普遍缺少能力,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使用比如幸福小组这样的方法来传福音。

孙强弟兄一方面肯定了幸福小组的价值,一方面也指出了幸福小组的弊端和缺陷。他认为幸福小组是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之下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它本身可能并不是最好的,但是却非常适合今天的时代。”

沐超弟兄:

沐超弟兄由于自身服事的原因,去过的地方和拜访过的教会都比较多。也可能正是由于有这样的经历,他也能够相对更为客观一些来看待幸福小组。

据沐超弟兄介绍,可能很多人不太清楚的是,其实一次完整的幸福小组,也就是从一个人初信开始到成为小组组员再到最后成为组长并参与服事,需要长达5年的时间,而不是一些人认为的短短的两个月。幸福小组有好几个阶段,分为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等等,8次课程只是针对慕道友的第一期课程。因此,这8节课程完成以后,他个人认为并不适合就让慕道友马上受洗,更不能在受洗以后就停止对他们的跟进。如果这样做的话必定会导致人员的大量流失。“参加了8次课程,打个比方来说就好像一对恋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恋爱然后结婚了一样,这是新婚,但是婚礼并不是生活的结束,相反,真正的生活才刚刚开始,无数的麻烦也才刚刚开始。因此,一名慕道友参加完8次课程以后,后续还需要更多的陪伴和引导,这样才能够让他们很好的成长。而如果仅仅想要通过这8次课程就把一个人的信仰建立起来并且让他委身教会,这是很难做到的。”沐超弟兄如此说,”牧养不能太实用主义或者说功利主义。“

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情况,不同的教会所面对的情况也不相同,而即便是面对同一事物,不同牧者的观点、想法也不一样。因此,无论是幸福小组还是别的什么模式、方法,只要严格的根据程序和步骤来做,可能都是好方法。而即便再好的方法,但是如果在推动的过程当中”走了样“ ”变了形“,那也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因此,或许最重要的并不是方式方法本身,而在于能否不打折扣且持之以恒的推动和执行。

(应受访人要求,文中所出现人物姓名均为化名)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